美国联准会报告:稳定币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根源

美国联准会在 26 日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稳定币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根源」。该报告将 USDT、USDC 两大美元稳定币与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具有类似的缺陷。
(前情提要:美国议员集体谴责鲍尔:联准会破坏《稳定币法案》推进,阻碍银行加入加密生态)
(背景补充:稳定币发行量持续下滑一年半:投资者为何逃离加密避风港?)

美国波士顿和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在昨(26)日发表一份题为《逃往安全:稳定币是新的货币市场基金吗?》的报告,联准银行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稳定币和货币市场基金(MMF)在压力时期皆容易受到挤兑的影响。

据《Cointelegraph》报导,该报告将 USDT、USDC 等美元稳定币与货币市场基金进行了比较,发现稳定币和货币市场基金在运行过程中遵循相似的模式,但稳定币可能会为更广泛的金融体系带来不稳定。报告指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密货币市场面临混乱以及特殊压力事件期间,稳定币很容易受到挤兑的影响。

如果稳定币继续增长并与短期融资市场等主要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可能会成为更广泛的金融体系「金融不稳定」的根源。

联准会报告以 Terra 的 UST(现称 USTC)去年的死亡螺旋作为案例说明。来源:截自波士顿联准银行报告

延伸阅读:联准会副主席:CBDC可与稳定币共存互补、数位美元需花5年;UST崩盘突显监管必要

稳定币比货币市场基金的挤兑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还指出,稳定币的跌破面值(break-the-buck)似乎落在 0.99 美元,只要美元稳定币价值跌破该阀值通常导致赎回加速,严重时可能发生挤兑,导致剩余投资者的资产价值崩溃。

而货币市场基金则是在净值跌破 1 美元时,导致投资人出现亏损而引发广泛恐慌,这种情况相当少见,先前在 2008 金融海啸、2020 疫情大流行时曾发生。

研究人员也表明,稳定币相对於货币市场基金更容易出现挤兑风险。

「在货币市场基金中,挤兑风险历来仅在优质货币市场基金(Prime MMFs)中出现(通常不会出现在政府型货币基金),而对於稳定币,挤兑在 2022 年和 2023 年的不同稳定币类型中都发生过。」

📍相关报导📍

金管会正式出台《虚拟资产VASP指导原则》!台湾10大监管重点:禁稳定币、衍生品、需银行信托..

联准会副主席:需为加密货币制定新法规,我认为「稳定币」是风险最大领域

欧盟MiCA法上路恐「大规模封杀」稳定币?CZ:币安夥伴正推出合规稳定币

《财富》对谈Circle执行长:稳定币监管要走到哪?数位美元是「下一代金融基础」

You may also like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