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执行长苏姿丰在旧金山发表最新 AI 晶片四天後,来台拜访供应链,强调要靠台湾客户、供应链赶上对手,不缺席这片大好江山。
暌违四年,晶片大厂超微(AMD)执行长苏姿丰7月17日再度来台,她兴奋在X分享这几天行程。此行虽低调,她仍特别抽空接受台湾媒体联访。从苏姿丰的回应,可清楚了解超微对台湾的重视。
7月13日,苏姿丰在美国旧金山发表最新AI晶片MI300X,第四季量产,采台积电3奈米制程。这款晶片苏姿丰喻为是当今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产品,涵盖小晶片、CoWos封装等技术以及超高频宽记忆体等。
迎战龙头,寻求供应链支持
苏姿丰更强调,如果没有台积电根本无法制造,将来超微与台湾供应链会有更多合作。
《财讯》报导,GhatGPT带动生成式AI需求爆发,辉达成最大赢家,AI晶片(GPU)几乎称霸AI伺服器市场,有逾九成市占率,超微新亮相的AI晶片即被视为挑战辉达龙头地位的关键武器。苏姿丰这次来台除了解读为固桩先进制程产能,更大用意是要既有生态圈了解超微发展蓝图与策略,寻求台湾客户与供应链最大支持。
「台湾供应链对超微甚至所有半导体公司来说,都至关重要」,苏姿丰指出,对超微而言,台积电是晶圆制造合作夥伴,还有後段封测、IC载板等,连组装代工夥伴也都在台湾,有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台湾我们也有很多客户,让产品可快速推出上市」。
「我向来都认为超微成功就是与供应链、客户携手合作,所以才会举办这次活动(AMD Innovation Day)」,苏姿丰表示。
市场关心超微如何AI市场追上竞争对手?苏姿丰表示:「我们的策略就是推出最强技术与产品,且与客户建立深度信任关系。自2017年推出第一代Ryzen处理器,我们已进入第四代产品,创造最好的产品、与客户一起推出更强的平台,深化彼此的关系。」她特别强调,这是超微一直以来的信念。
伺服器部分,苏姿丰指出,几个大型客户都把超微当成重要策略合作夥伴,大家一起规划未来,超微於伺服器领域已拿下25%市占率。
然而AI市场也是如此。苏姿丰说明,超微开发资料中心用GPU,过去三年陆续推出MI100、MI200到今年MI300,每代产品竞争力愈来愈强,品质愈来愈好。不过AI市场竞争力在发展非常快速,因此超微会投资更多资源,包括AI业务拓展与技术发展等,都是聚焦投资的首要领域。
转单传闻,用反问打脸媒体
而南韩媒体报导,超微下代产品将转单三星,苏姿丰只反问台湾媒体「你们相信南韩媒体报导吗?」并表示超微一定会仰赖台湾供应链,如以台积电最佳技术生产超微产品。不过地缘政治与禁令管制仍是超微必须面对的课题,苏姿丰不讳言:「我们是美国公司,一定会遵守美国法令,将来超微会寻求多元化供应链,因此非常乐见台积电投资海外。」
《财讯》报导,谈及AI产业趋势,苏姿丰强调,AI还在发展初期,还有庞大成长空间,3~5年内AI市场有1,500亿美元价值,AI解决方案也不会只有一种。超微产品有CPU、GPU、FPGA或是PC产品,广泛涵盖资料中心GPU、云端生成式AI、企业级产品、边缘装置AI等领域。
「AI对超微而言,是最重大且最具策略性的长期成长机会,放眼未来五年,会在超微每款产品看到AI。」苏姿丰表示,将持续投资生态系统,尤其软体生态系统部分,除了拥抱开源式软体生态系统,超微本身ROCm软体系统也有非常不错的进展。另外,很多公司生成式AI采用PyTorch等大型语言模型,超微产品与软体也都相容。
不仅如此,为了迎接AI趋势浪潮,超微2022年2月完成赛灵思收购。苏姿丰透露,超微买下赛灵思,就是看到它的重要性,「我们不只有GPU服务高阶资料中心的需求,也可以最好AI引擎带入边缘装置,AI产业可做到端对端,加上软体生态圈布局,让超微产品各个应用场域都是最佳解决方案。」
接手十年,营收跳跃式成长
就策略看,苏姿丰认为运算需要各式各样引擎,不只CPU、GPU、FPGA、SOC等,最终整合成一个系统。「我们的策略就是以前瞻性眼光,看待未来需求潜力」。
苏姿丰2014年接任超微执行长,带领超微经历多次转型,屡创营运新高峰。她说2019年时超微营收不到70亿美元,而去年营收超过230亿美元,呈跳跃式成长。
最令她兴奋的是,这段期间看到超微进步许多,不论营收、市占率、公司规模扩大等。「我进公司时员工人数只有8千人,现在成长到2.5万人,增加最多的就是工程师,我自己也是工程师。」苏姿丰回忆。
《财讯》报导,带领超微团队即将迈向下个十年之际,对超微有什麽期许?她说:「我期待科技创新更多、技术更好,持续推动极限,这也是我经常跟团队说的理念,也是超微的企业文化与精神。」
苏姿丰信心十足地说,谈到下一代运算,不管云端或终端装置,超微要不断精进,把最好技术放在最佳位置,使不只AI,其他成长领域也非常值得期待。
▲ 苏姿丰获颁阳明交大名誉博士学位,跟学生说「call me Lisa」,展现十足亲和力。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