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Bosch)集团近日宣布,其位於斯图加特费尔巴哈(Feuerbach)的工厂已开始量产燃料电池动力模组。该模组将首先在美国Nikola公司的Class 8 燃料电池电动卡车上进行测试,整车预计将於2023年第三季在北美首次亮相。
博世集团将在其位於斯图加特费尔巴哈的工厂开始量产其重型卡车用的燃料电池模组
博世集团执行长史蒂芬哈通(Stefan Hartung)在2023年博世科技日上表示,该集团具备完整氢能价值链营运能力,并研发氢能的生产和应用等科技。到2030年,博世估计氢能科技可为集团带来约50亿欧元的营业额。博世凭藉自身的全球制造网路和德国业务据点的实力,发展氢能经济的解决方案。例如,博世位於德国班堡(Bamberg)的工厂,将为费尔巴哈工厂供应燃料电池电堆,而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再循环鼓风机等重要零组件,则由博世德国洪堡(Homburg)工厂提供。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博世智慧交通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Markus Heyn)则指出,博世是极少数有能力量产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复杂产品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不仅拥有所需的系统长才,还兼具加速新产品量产的开发能力。博世将同时在德国费尔巴哈和中国重庆开始生产燃料电池动力模组。此外,博世也计画在其位於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安德森(Anderson)工厂生产交通移动领域所需的电堆。博世预计至2030年,全球每五辆重量在六吨以上的新卡车中,就有一辆配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氢能经济仍需相关政策支持
博世深知,氢能是达成气候中和的关键。因此,博世积极倡议建构氢能经济,并正扩大氢能投资。博世在2021年至2026年间,针对氢能科技的研发与制造,将投入约25亿欧元,相较先前2021年至2024年原本订定的投资计画再增加10亿欧元。氢能为博世带来庞大的商机,同时也增加对氢能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博世从事氢能科技相关工作的员工已有超过3,000名,其中逾半数集中在欧洲。大部分氢能相关的职缺可由博世内部员工递补,尤其是在动力系统领域。
然而,氢能业务的发展前景将与政策环境息息相关。哈通强调,欧洲必须做出更多努力,以因应如美国等全球其他区域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哈通博士对德国及欧洲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四项呼吁:首先,必须提升欧盟的氢能生产速率;其次,必须打造该产业的全球供应链;第三,氢能源在各经济领域中皆必须被采用;第四,欧洲氢能配电基础建设的建设必须加快。
从电解槽到氢气引擎 博世打造氢能一条龙
博世在各方面皆已准备就绪,并正将汽车领域的经验应用到氢能经济中,这不仅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也是市场对博世氢能技术有庞大需求的主因。2023年初,博世开始建构使用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PEM)的电解原型机,其是车用燃料电池能量转换方式的逆向过程。博世计画在2023年秋天推出1.25兆瓦(MW)的原型机供试验应用,并有望在2025年达成此款原型机的量产。
此外,博世也正在积极探索多项氢能应用的可能性。例如,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tationary Solid-oxide Fuel Cells),可用於分散式电力与热能供应。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德国科隆附近的埃尔克伦茨(Erkelenz)医院试验中,博世希望可透过这项技术达到90%的整体效能。此款小型发电厂最初将以天然气运转,在未来可转换成绿氢来运作。
针对分散式电力与热能供应,博世研发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已在测试阶段
除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之外,博世也将着重氢气引擎的研发,并正在开发适用於氢能的进气口喷射系统及直喷系统。该系统对於长途重载的重型商用车而言尤为适用。海恩指出,氢气引擎不仅可执行柴油引擎的所有功能,并具备碳中和的优势,能协助快速且经济实惠地达成氢能交通。在氢气引擎的研发制造上,博世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已具备90%的相关技术。博世预计 2024年氢气引擎将上市,截至目前为止,已获得全球各主要经济区域的四个生产专案订单。预估至2030年,该产品销售量将超10万台。在交通移动领域,博世正积极推动氢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