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AI技术日渐发达,不仅可以模仿出某个人的声音编造谣言,还可以非常简单且快速地产生各种情境模拟图、广告,甚至还可以藉由追踪网路足迹,为每个选民量身打造「为你而生」的专属竞选广告。这些广告不仅以假乱真,更可怕的是招招刺中你心,不想被影响都很难。为了防止未来的选战陷入全面的人工智慧应用战争,许多人已经开始在讨论选中的AI应用是否应该受到管制。有些专家甚至担心,现在才开始讨论管制,已经有些迟了!
撰文|谢达文
想像你是一位中间选民,很在乎环保议题,市长选举前一周,你在社群媒体上看到一支影片,当中的人声酷似其中一位市长候选人;你听到他用坚决的语气,说环保议题根本不重要,如果他当市长绝对会大幅删减环保预算。在现有的AI科技下,要仿造一个人的声线、语调,已经是能够做到的事情。一直以来,我们担心选前的恶意造谣,而现在,在AI的辅助之下,谣言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说服力。
除了仿造人声、制作假影片之外,AI还可以根据每一个使用者的网路足迹,微调政治广告的内容──你看到的影片谈的是环保,别人看到的可能是动物保护或是儿童福利,而且用词、语调也都可以个别微调。在几年前,选战团队也可以针对不同人投放不同广告,但他们仍必须自行手动制作多支广告的内容,再依照网路足迹(通常是社群媒体上的网路足迹),决定要给哪群人看哪一支广告;但是现在有了AI的支援之下,选战团队不再需要手动制作不同版本的广告,而可以让AI自行调整各种主题、调性、用词。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人开始讨论选战中的AI管制问题──有些专家甚至担心,现在才开始讨论管制,是否已经有些迟了。
只是「示意图」?
到目前为止,文章开头提到用语音方式「栽赃」,似乎还并不常见。这几个月来,选战中最为常见的,是用AI来制作「情境示意图」。比如在加拿大多伦多,有市长候选人团队用AI生成了一张「市中心满是无家者」的图像,藉以攻击对手的政策;在纽西兰,右翼的反对党在Instagram上发文攻击国内治安不佳,也用AI生成了一幅图像,图中是一群持枪抢匪抢劫珠宝店 (Hsu & Myers, 2023)。在这两个例子当中,AI都不是真的用来栽赃、宣称「事实如此」,而是用来生成「示意图」,让政治广告在视觉上更有情绪渲染的能力。
最有名的例子发生在今年4月,美国共和党释出了一则三十秒的影片,影片放入了多张AI生成的「新闻」影像,主题包含战争、毒品犯罪「失控」、经济危机,宣称这是民主党拜登 (Joe Biden) 总统连任之後可能发生的景况 (Hsu, 2023)。共和党有在影片左上角以小字附注「图像完全由AI生成」,而且影片的上下文应该足以判断是「预测未来」的状况,但这已经引发一些人担心:万一选战团队再更不负责任一些,不但不附注,甚至还在影片上下文中宣称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於选战将有相当负面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最接近「造谣」而非「示意」的案例,可能来自美国共和党的明日之星、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 (Ron DeSantis) 的竞选团队。由於美国共和党的基层群众当中有许多人对於防疫政策不满,德桑蒂斯便在初选期间释出了一则竞选广告影片,打击同党的前任总统川普 (Donald J. Trump) 当时主导的防疫政策,其中有几张照片,呈现川普与防疫指挥官佛奇 (Dr. Anthony S. Fauci) 相拥、亲吻。这些情境在现实中从未出现过,极可能是用AI生成的假照片。面对记者询问,德桑蒂斯办公室并未正式回应,只表示这些照片显然是假的,不过跟网路上的迷因没有两样 (Nehamas, 2023)。这样的照片就算竞选团队真的没有造谣的意图,也很可能真的有以假乱真的效果,让人误以为川普真的跟佛奇走得很近(两人的关系实际上相当紧张),可能是目前在光谱上最接近「造谣」一端的案例之一。
如何管制?
对於如何管制,英国的中选会官员日前抛出一个可能的管制方向,是要求各政党揭露自己在AI上的花费;另外,也有可能要求所有运用AI的政治文宣都必须打上浮水印,清楚揭露该项文宣是以AI生成 (Quinn and Milmo, 2023)。在同样的精神下,法规也可以要求网路上的「AI机器人」,不论是脸书、推特,还是其他网路平台上,都必须清楚揭露讯息并非来自真人,而是由AI生成。这些管制背後的思维,都是将选举管制的常见工具直接应用到AI的管制上,比如在美国,现行的选举法规就规定,竞选广告的最後必须明确指出出资者。
另外,对於AI可能生成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化」广告,也有专家建议,应该增进网路使用者的隐私权保护,降低AI所可以运用的「资料」,不让机器可以取得人们那麽多网路足迹,藉以降低个人化广告的威力 (Fung and Lessig, 2023)。
这些管制背後,都有可能牵涉到一个更根本的宪法问题:AI生成的政治讯息,在宪法上所受到的言论自由保障,是否与完全由人类生成的言论相同?是否只有当AI反映某个「个人」的言论(比如是由人类精准「咏唱」产生,或者事後有人类高度剪裁编辑)才算?还是只由AI生成的「言论」也就算是言论,尤其只要有选战阵营使用,就受到言论自由保障(而且还是受到高度保障的「政治性言论」)?举例来说,如果是AI自动生成言论而成为「网军」,在新闻下或脸书社团内留言,是否受到宪法上的言论自由保护?这也是目前法学界热烈辩论的议题 (Fung and Lessig, 2023),未来也可能影响管制的走向。
参考文献
- Hsu, Tiffany and Steven Lee Myers, 2023, “A.I.’s Use in Elections Sets Off a Scramble for Guardrails.”, The New York Times.
- Hsu, Tiffany, 2023, “In an anti-Biden ad, Republicans use A.I. to depict a dystopian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 Nehamas, Nicholas, 2023, “DeSantis Campaign Uses Apparently Fake Images to Attack Trump on Twitter.”, The New York Times.
- Quinn, Ben and Dan Milmo, 2023, “Time running out for UK electoral system to keep up with AI, say regulators.”, The Guardian.
- Fung, Archon and Lawrence Lessig, 2023, “How AI could take over elections – and undermine democracy.”, The Conversation.
📖